0693【这名字不投大明还等啥?】_北宋穿越指南
CP小说网 > 北宋穿越指南 > 0693【这名字不投大明还等啥?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0693【这名字不投大明还等啥?】

  北宋穿越指南初来贵宝地0693【这名字不投大明还等啥?】率部献城归降的渤海族将领,与我大明非常有缘。

  这位老兄叫——大明贞!

  渤海国皇族即姓大,隋唐以来的大氏之人,名字都显得别具一格:大武艺、大兴国、大明俊、大昌泰……

  曾经有个渤海名医,名字直接就叫大明。

  在赵光义时期,还有一位大鸾河,率三百渤海骑兵投宋。

  满清喊出口号“满蒙一家”,阿骨打也有“女真渤海一家”的说法。

  这是因为女真和渤海两族同源,又都长期遭受辽国的欺压。在女真族人口稀少的情况下,阿骨打自然选择渤海族作为盟友。

  因此在金国最初的几十年里,渤海族的政治地位仅次于女真。

  渤海大族拥有跟女真贵族通婚的特权,金国的九个皇帝当中,有四人的亲妈是渤海族女子。

  渤海国被辽国灭亡之时,大概十多万渤海人逃到高丽。

  辽国被灭之时,又有数万渤海人逃去高丽。

  金国答应把保州让给高丽,除了高丽必须上表臣服之外,还有个条件就是归还那数万渤海难民。

  此次投降的渤海将领大明贞,就是从高丽被遣返的渠帅。

  当时高永昌反辽自立称帝,整个辽东都陷入战乱当中。

  大明贞被迫归顺高永昌,跟辽国作战之时,他的族人就已损失惨重。很快又遭到阿骨打背刺,大明贞数战皆败,眼见高永昌撑不住了,他就带着剩余族人逃往鸭绿江以南,迁徙途中收拢了大量渤海族难民。

  前几年,高丽向金国称臣,遣返了大概万余渤海人,悄悄的还私藏了两三万。

  大明贞由于名气颇大,高丽国不敢收留。

  他本打算带着族人回乡,结果老家的土地,多半已经被女真人瓜分,余者也被迁来的汉人、契丹人占据。

  正好辽西走廊张觉叛乱,那里除了锦州和宗州,其余州县被金国屠杀得十室九空。

  于是乎,大明贞和三千多渤海人,被集体安置在兴州海滨县一带。。

  这些渤海族,从语言风俗来看,已经跟北地汉人没啥区别。

  大部分被扔去种地,工匠留在城内,又征募了几百青壮,编为军队交给大明贞统领。

  李宝刚从东京受封回来,仅仅过了半个月,就有人划小船接近觉华岛。

  海军的巡逻舰艇发现,立即把人给绑来。

  “海滨守将打算举城投降?”李宝听了就感觉很离谱。

  联络使者说道:“在下名叫大明义,在下的兄长叫大明贞,正是兴州副将,奉命驻扎州城海滨县。”

  李宝以为自己听错了:“你说自己叫什么?”

  使者重复道:“在下叫做大明义,在下的兄长叫大明贞。”

  李宝拍手大赞:“这名字起得好,你们若不投降,爹妈就白给你们起名了。说说吧,为啥想着投降?”

  大明义详细诉说道:“因为海滨县沿海,有辽东、辽西最大的盐场,因此迁徙过来的各族也多,海滨县的人口仅次于锦州。盐工安置在沿海一带,其余工匠住在州城里,农民则安置在六州河沿岸。”

  “将军去年多次跨海劫掠盐场,盐工被杀死、抓走了三四成。后来又顺着六州河口,劫掠六州河下游农民。这使得海滨县的盐课收不上来,全县的田赋也没了一小半。”

  “去年有段时间,军粮从这里过,当时大家还有吃的。”

  “可后来不敢走傍海道运军粮,全县已经没有粮食运来。盐工、农民被迁离海边,土地最肥沃的六州河口不敢种粮食。盐工们也没法再煮盐度日,女真贵人最初募他们当兵,后来粮食不够又遣散了,全部驱赶到县城以北的山岭外开荒。”

  “冬天已经饿死冻死一批盐工,农民的日子也不好过。开春以后,大家以为辽西会运粮过来。谁知不但不运粮,女真贵人还下令征粮,说是辽西那边也缺粮了,海滨县驻军只能在本地征粮。”

  “我们当时迁来三千多族人,如今已死了好几百,还被将军掳走了一些。再这样下去,肯定有更多族人要饿死,所以我们就商量着归顺天朝。”

  “只是……”

  李宝已经有些相信这番话,问道:“只是什么?”

  大明义说道:“只是请将军调一些粮来,拿下城池之后,救一救这里的百姓!”

  李宝问道:“城里有多少守军?”

  大明义道:“最开始有二百女真兵、五百渤海兵。还有一支江南水师,用来保护盐场安全。”

  “去年有军粮通过的时候,又补了五百女真兵、一千辽东汉兵,还招募一千盐工编为军队,以此来防备将军劫粮和夺城。”

  “后来军粮不走这里,新补的女真兵、汉兵就走了,还把多余的军粮给带走。”

  “再后来军粮不够,把招募的盐兵全部驱散,江南水师又全都投靠了将军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pafarm.com。CP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cpafarm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